网上科普有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WinCC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WinCC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服务器客户机结构概述
1.1 服务器客户机结构的介绍
WinCC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r结构,以下简称C/S结构)是一种在网络基础上,以数据库管理为后援,以微机为工作站的系统结构。这种结构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机端和服务器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充分的利用了两端硬件环境优势。WinCC 可组态含有多个客户机和服务器的C/S系统,从而更有效地操作和监控大型系统,通过在多个服务器中分配操作和监控任务,平衡了服务器的使用率,从而使性能得到更大的改善。
图1 图2
1.2 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
对于安装,必须满足操作系统和软件组态的某些要求,不同版本的WinCC 服务器客户机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参考以下链接:
8795716
1.3 服务器客户机结构的限制条件
服务器端:
每台WinCC 服务器上都必须安装“WinCC Server”授权
客户机端:
根据需求可以分为客户机,Web 客户机和瘦客户机。
表1
1) 中央归档服务器会被视为一个服务器。但它无法被同时当作操作单元使用。
2) 如果服务器也作为操作单元使用,则此服务器的客户机数目会减少到四个。
3) 混合组态: 32 个客户机 + 3 个 Web 客户机
4) 混合组态: 50 个 Web 客户机 + 1 个 WinCC 客户机(也适合工程用途)
2 服务器客户机结构组态介绍
2.1 服务器客户通讯前提
> 网络连接正常
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中所有计算机都必须通过网络(局域网)相互连接。
可以通过Ping 命令 查看通讯是否正常
最好使用ping 来查看通讯是否正常
因为IP 地址和计算机名称的映射需要通过NETBIOS 解析完成,在某些情况下ping IP地址并不能确保整体网络连接正常,更多信息请参考Microsoft MSDN相关文档
连接正常如下图:
图3
> 分配Windows 用户权限
服务器客户机使用相同的用户名(推荐)
服务器端
用户?本地用户和组?管理工具?1) 点击Windows 开始菜单
图4
2) 创建一个新用户或者使用默认Administrator, 为用户分配Administrators ,SIMATIC HMI和 SQLServer2005MSSQLUSER$$WinCC三个用户组。并且为该用户设置密码
图5
客户机端:
创建或者使用与服务器端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检查这个用户是否属于Administrators ,SIMATIC HMI和 SQLServer2005MSSQLUSER$$WinCC三个用户组 服务器客户机使用不同的用户名
服务器端
本地用户和组?管理工具?1) 点击Windows 开始菜单
2) 创建一个新用户或者使用默认Administrator, 为用户分配Administrators ,SIMATIC HMI和 SQLServer2005MSSQLUSER$$WinCC三个用户组。并且为该用户设置密码
3) 添加客户机登陆用户的用户名到服务器用户列表中并为其设置与客户机登陆用户相同的密码,依照步骤二为这个用户添加三个用户组。(注意:添加的是客户机登陆用户用户名而不是计算机名称)
图6
客户机端
检查客户机的登陆用户是否属于Administrators ,SIMATIC HMI和
SQLServer2005MSSQLUSER$$WinCC三个用户组
注意:
> Windows登陆用户必须有密码,否则会造成用户权限的限制
> 禁用来宾(Guest )用户的访问
2.2 客户机类型介绍
WinCC 的客户机对服务器的访问方式可以分为多用户系统和分布式系统
多用户与分布式系统的特性:
表2
2.3 多用户系统
特点:
多个操作站通过过程驱动器连接访问服务器上的项目。在多用户情况下,客户端没有必要组态项目,服务器负责实现所有公共功能
组态步骤
1) 在服务器上创建类型为“多用户项目”的新项目。
图7
2) 在项目里组态必需的项目数据(画面、归档、变量……)
3) 在项目的计算机属性中添加远程访问的客户机计算机名称,并组态相应的启动,参数属性
图8
4) 在项目中组态客户机的登录用户和权限(此处的登录用户为WinCC 项目的登录用户) WinCC 项目管理器→用户管理器
创建客户机的登录用户,为此用户分配1000 远程激活,1001远程组态权限
图9
5) 在服务器上生成服务器数据包
WinCC 项目管理→服务器数据右键→隐含更新(确保自动导入选上)→创建服务器数据包
图10
6) 在服务器上激活项目
7) 在客户机上通过网上邻居或者Simatic Shell浏览服务器项目, 激活项目
以Simatic Shell为例:
找到服务器的项目选择互连,再弹出的登陆对话框中输入在步骤3中建立的具有1000,1001权限的用户名和密码
图11
注意:
如果在Simatic Shell中看不到服务器计算机。
> 检查网络的连接状况
> 检查计算机是否属于相同的工作组
> 检查Simatic Shell的设置中默认网卡的设置是否正确
图12
> 重新注销登录用户
2.4 分布式系统
特点:
分布任务在多个服务器上,减轻单个服务器负荷,客户机具有自己的项目,可以浏览多个服务器上的数据,服务器所更新的数据将通过数据包导出特性传送到客户机。使大型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
组态步骤:
1) 在每个服务器上创建类型为“多用户项目”的新项目。
图13
2) 在服务器项目里组态必需的项目数据(画面、归档、变量……)。
单个服务器所承担的任务可根据技术或功能等方面进行分配:
> 技术方面: 每个服务器对过程/系统的指定区进行管理。
> 功能方面: 每个服务器在运行时完成整个过程中的某个指定任务,例如报警记录或归档。
3) 组态具有远程组态能力的客户机,必须在服务器项目中添加此客户机计算机名称
4) 在服务器上生成服务器数据包
WinCC 项目管理→服务器数据右键→隐含更新(确保自动导入选上)→创建服务器数据包
图14
5) 在客户机上创建类型为“客户机项目”的新项目
图15
6) 客户机项目加载所需要的服务器数据(数据包)
通常,服务器数据包将以名称“*.pck”存储在目录“...\\\\Packages\”中。
图16
7) 在客户机项目中组态服务器数据
图17
注意:
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包含在数据包内(e.g. 菜单和工具栏,全局脚本,报表编辑器,用户管理器,交叉索引)如果客户机想要执行以上服务器数据内容,则需要在客户机端组态相应内容或者将服务器相应内容拷贝到客户机对应文件夹下。
3 常见问题
Q :多用户系统下客户机打开服务器项目提示“服务器项目不可用”的可能原因?
图18
A :1. 服务器端项目没有打开
2. 检查客户机端的Guest 来宾用户是否关闭
Q : 多用户系统下打开服务器项目提示“数据库上下文不存在或者无效”?
图19
A :项目在创建时缺少相应用户权限,请检查创建项目的用户是否属于ADMINISTRATORS 用户组。
Q :多用户系统下打开服务器项目提示“用户没有执行该操作的权限”
图20
A :请检查服务器客户机的登陆用户是否属于Simatic HMI用户组
Q :打开服务器文件夹提示没有相应访问权限
图21
A :当前登录用户没有权限访问这个文件夹,检查这个文件夹的共享权限和安全权限,保证当前的登陆用户能够访问这个文件夹。
Q :客户端打开服务器项目提示“Server is not available”?
A :打开“Workstation Configuration”设置成“Multi-user system”
Q :错误消息“Not enough server memory available for this command."?
A :IRPStackSize ,操作系统所使用的 I/O 请求数据包 (IRP) 中堆栈数目太少所造成的,一般来讲是在安装防火墙后,在启动WinCC 项目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可以修改注册表来人为的增大堆栈数目
Q :客户机定义了启动画面(服务器端),但是启动项目提示找不到起始画面?
A :1. 检查此时WinCC 图形编辑器中的画面是否存在,如果编辑器中的画面也丢失,有可能是病毒关闭了此用户的共享权限,建议查杀病毒,重新生成服务器数据包。
2. 检查服务器和客户机的用户是否设置了密码,如果没有,添加相同的密码。
分类: 电脑/网络 >> 互联网
问题描述:
比如红外线协议了等等
解析:
目前网络协议有许多种,但是最基本的协议是TCP/IP协议,许多协议都是它的子协议。下面我们就对TCP/IP协议作一下简单介绍。
1 TCP/IP协议基础
TCP/IP协议包括两个子协议:一个是TCP协议(Tran *** 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另一个是IP协议(Inter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各有分工。TCP协议是IP协议的高层协议,TCP在IP之上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连接方式的协议。TCP协议能保证数据包的传输以及正确的传输顺序,并且它可以确认包头和包内数据的准确性。如果在传输期间出现丢包或错包的情况,TCP负责重新传输出错的包,这样的可靠性使得TCP/IP协议在会话式传输中得到充分应用。IP协议为TCP/IP协议集中的其它所有协议提供“包传输”功能,IP协议为计算机上的数据提供一个最有效的无连接传输系统,也就是说IP包不能保证到达目的地,接收方也不能保证按顺序收到IP包,它仅能确认IP包头的完整性。最终确认包是否到达目的地,还要依靠TCP协议,因为TCP协议是有连接服务。
在计算机服务中如果按连接方式来分的话,可分为“有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两种。“有连接服务”必须先建立连接才能提供相应服务,而“无连接服务”则不需先建立连接。TCP协议是一种典型的有连接协议,而UDP协议则是典型的无连接服务。
TCP/IP协议所包括的协议和工具
TCP/IP协议是一组网络协议的 ***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协议和工具。
·TCP/IP协议核心协议
这些核心协议除了自身外,还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协议)、地址代理协议(ARP协议)以及网间控制协议(ICMP协议)。这组协议提供了一系列计算机互连和网络互连的标准协议。
·应用接口协议
这类协议主要包括Windows套接字(Socket,用于开发网络应用程序)、远程调用、NetBIOS协议(用于建立逻辑名和网络上的会话)和网络动态数据交换(Neork,用于通过网络共享嵌入在文本中的信息)。
·基本的TCP/IP协议互连应用协议
主要包括finger、ftp、rep、rsh、tel、tftp等协议。这些工具协议使得Windows系统用户使用非Microsoft系统计算机上(如UNIX系统计算机)的资源成为可能。
·TCP/IP协议诊断工具
这些工具包括arp、hostname、ipconfig、nbstat、stat、ping和route,它们可用来检测并恢复TCP/IP协议网络故障。
·有关服务和管理工具
这些服务和管理工具包括FTP服务器服务(用于在两个远程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这是远程控制通信中的关键功能)、网际命名服务WINS(用于在一个网际上动态记录和询问计算机的名字)、动态计算机配置协议DHCP(用于在Windows NT计算机上自动配置TCP/IP协议)以及TCP/IP协议打印(主要用于远程打印和网络打印)。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代理(SNMP)
这个工具允许通过使用管理工具(如“Sun Net Manages” 或“HP Open View”),从远程管理Windows NT计算机。
(2)TCP/IP的主要协议简述
为了使读者能全面了解一些基本的网络通信协议和服务,本节就对TCP/IP协议所包括的几种主要协议进行简要说明。
·远程登录协议(Tel)
Tel协议是用来登录到远程计算机上,并进行信息访问,通过它可以访问所有的数据库、联机游戏、对话服务以及电子公告牌,如同与被访问的计算机在同一房间中工作一样,但只能进行些字符类操作和会话。
·文件传输协议(Ftp)
这是文件传输的基本协议,有了FTP协议就可以把的文件进行上传,也可从网上得到许多应用程序和信息(下载),有许多软件站点就是通过FTP协议来为用户提供下载任务的,俗称“FTP服务器”。最初的FTP程序是工作在UNIX系统下的,而目前的许多FTP程序是工作在Windows系统下的。FTP程序除了完成文件的传送之外,还允许用户建立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登录到远程计算机上,并可在远程计算机上的目录间移动。
·电子邮件服务(Email)
电子邮件服务是目前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到联网服务。通过电子邮件,可以与Inter上的任何人交换信息。电子邮件的快速、高效、方便以及价廉,越来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只要是上过网的网民就肯定用过电子邮件这种服务。目前,全球平均每天约有几千万份电子邮件在网上传输。
·WWW服务
WWW服务(3W服务)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基本互联网应用,我们每天上网都要用到这种服务。通过WWW服务,只要用鼠标进行本地操作,就可以到达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由于WWW服务使用的是超文本链接(HTML),所以可以很方便的从一个信息页转换到另一个信息页。它不仅能查看文字,还可以欣赏、音乐、动画。最流行的WWW服务的程序就是微软的IE浏览器。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SMTP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成员,这种协议认为你的计算机是永久连接在Inter上的,而且认为你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在任何时候是可以被访问的。它适用于永久连接在Inter的计算机,但无法使用通过SLIP/PPP协议连接的用户接收电子邮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邮件计算机上同时运行SMTP和POP协议的程序,SMTP负责邮件的发送和在邮件计算机上的分拣和存储,POP协议负责将邮件通过SLIP/PPP协议连接传送到用户计算机上。
·信息服务(Gopher)
Gopher最早出现在1991年,它是第一个操作简便、使用广泛的从Inter服务器上获取信息的客户应用程序。除了操作简便外,它的另一个特点是速度快。Gopher运行时,将显示一个交互式的供用户选择的菜单,菜单中的选项由简单的短句组成,每个短句通常指向另一个菜单,并最终指向有用的文件。Gopher是帮助用户在Inter信息海洋中搜索有用信息的导航器。用户只要关心浏览的内容,而不必关心具体的服务器。
·文件检索服务(Archie)
它是一个从整个Inter上匿名FTP服务器获取文件的服务。其完全依赖于匿名FTP系统的管理员,他们将站点在全世界的Archie服务器进行了注册,Archie仅通过文件名进行检索。
2 IP协议
目前正在使用的IP协议是第4版的,称之为“IPv4”,新版本的IP协议正在完善过程中,它就是经常可以在各大IT媒体中见到的IPv6。IPv6所要解决的主要是IPv4协议中IP地址远远不够的现象。IPv4所采用的是32位,而IPv6则是128位,是原来的4倍。IPv6所提供的IP地址数已可算是天文数字了,据专家们分析,这个数字的IP地址可以使全球的每一个人都可拥有10以上的IP地址,这么多的IP地址相信再也不会出现IPv4那样除了美国外,各国都出现IP地址短缺现象,为将来实现移动上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这属于较新技术,在此就不作详细介绍,本文仍以目前主流的IPv4协议为基础进行介绍。
IP协议的功能是把数据报在互联的网络上传送,通过将数据报在一个个IP协议模块间传送,直到目的模块。网络中每个计算机和网关上都有IP协议模块。数据报在一个个模块间通过路由处理网络地址传送到目的地址,因此搜寻网络地址对于IP协议十分重要的功能。另外,因为各个网络上的数据报大小可能不同,所以数据报的分段也是IP协议的不可或缺的功能,不然对于一些网络带宽较窄的网络,大的数据报就无法正确传输了。下面主要介绍我们初级学者所关心的现行方面问题。
(1)IP地址
在计算机寻址中经常会遇到“名字”、“地址”和“路由”这三个术语,它们之间是有较大区别的。名字是要找的,就像的人名一样;而地址是用来指出这个名字在什么地方,就像人的住址一样;路由是解决如何到达目的地址的问题,就像已经知道了某个人住在什么地方,现在要考虑走什么路线、采用什么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方最为简便。
这里所介绍的IP协议主要是解决地址的问题。名字和地址进行解析的工作是由其上层协议--TCP协议完成。IP协议模块将地址和本地网络地址加以映射(就像写信一样,IP协议只负责把收、发信人的地址写上,把信投进邮箱就可不管了),而将本地网络地址和路由进行映射则是低层协议(如路由协议)的任务,所以说IP协议是一个无连接的服务。
IP协议要寻找的“地址”是32位长(4个分段的16进制组成),由网络号(网络ID)和主机号(主机ID)两部分构成,按照IP协议规定因特网上的地址共有A、B、C、D、E五类.
按照IP协议规定因特网上的地址共有A、B、C、D、E五类·A类IP地址:用前面8位来标识网络号,其中规定最前面一位为“0”,24位标识主机地址,即A类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也即网络号)可以是“*********** ̄***********”之间任一数字,转换为十进制后即为1~128之间。主机号没有做硬性规定,所以它的IP地址范围为“1.0.0.0-128.255.255.255”。A类地址是为大型 *** 网络而提供,因为A地址中有10.0.0.0-10.255.255.254和127.0.0.0-127.255.255.254这两段地址有专门用途,所以全世界总共只有126个可能的A类网络。每个A类网络最多可以连接***********台计算机,这类地址数是最少的,但这类网络所允许连接的计算机是最多的。
·B类IP地址:用前面16位来标识网络号,其中最前面两位规定为“10”,16位标识主机号,也就是说B类地址的第一段“*********** ̄***********”,转换成十进制后即为128~191之间,第一段和第二段合在一起表示网络地址,它的地址范围为“128.0.0.0-191.255.255.255”。B类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全世界大约有16000个B类网络,每个B类网络最多可以连接65534台计算机。这类IP地址通常为中等规模的网络提供。其中172.16.0.0-172.31.255.254地址段有专门用途。
·C类IP地址:用前面24位来标识网络号,其中最前面三位规定为“110”,8位标识主机号。这样C类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为“*********** ̄***********”之间,转换成十进制后即为192~223。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合在一起表示网络号,最后一段标识网络上的主机号,它的地址范围为“192.0.0.0-223.255.255.255”。C类地址适用于校园网等小型网络,每个C类网络最多可以有254台计算机。这类地址是所有的地址类型中地址数最多的,但这类网络所允许连接的计算机是最少的。这类IP地址可分配给任何有需要的人。其中192.168.0.0-192.168.255.255为企业局域网专用地址段。
·D类地址:它用于多重广播组,一个多重广播组可能包括1台或更多主机,或根本没有。D类地址的最高位为1110,第一段八位体为“*********** ̄***********”,转换成十进制即为224 ̄239,剩余的位设计客户机参加的特定组,它的地址范围为“224.0.1.1-239.255.255.255”。在多重广播操作中没有网络或主机位,数据包将传送到网络中选定的主机子集中,只有注册了多重广播地址的主机才能接收到数据包。Microsoft支持D类地址,用于应用程序将多重广播数据发送到网络间的主机上,包括WINS和Microsoft NetShow。
·E类地址:这是一个通常不用的实验性地址,保留作为以后使用。E类地址的最高位为11110,第一段八位体为“*********** ̄***********”,转换成十进制即为240 ̄247。
IPv4协议中对首段位为248 ̄254 的地址段暂无规定。
其实还有一类IP地址,就是以“127”开头的IP地址,这类IP地址也是属于保留使用的,这类地址属于环路测试类IP地址。这类IP地址不能作为计算机的IP地址用,也就不能在网络上使用这样的IP地址来标识计算机的位置,更不能通过在浏览器或者其他搜索位置输入这样的IP地址,来搜索想要查找的计算机,因为它只能在本地计算机上用于测试使用。
其实还有一类IP地址,就是以“127”开头的IP地址,这类IP地址也是属于保留使用的,这类地址属于环路测试类IP地址。这类IP地址不能作为计算机的IP地址用,也就不能在网络上使用这样的IP地址来标识计算机的位置,更不能通过在浏览器或者其他搜索位置输入这样的IP地址,来搜索想要查找的计算机,因为它只能在本地计算机上用于测试使用。
其实还有一类IP地址,就是以“127”开头的IP地址,这类IP地址也是属于保留使用的,这类地址属于环路测试类IP地址。这类IP地址不能作为计算机的IP地址用,也就不能在网络上使用这样的IP地址来标识计算机的位置,更不能通过在浏览器或者其他搜索位置输入这样的IP地址,来搜索想要查找的计算机,因为它只能在本地计算机上用于测试使用。
(2) 子网掩码和域名
以上介绍的是网络IP地址,但随着网络的发展,IPv4标准中的IP地址远不够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于是又在IP地址加上子网掩码来进一步识别。在TCP/IP协议中规定,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格式为“255.0.0.0”形式,后面的“0”可以为“0 ̄254”之间任一数字。B类网络的子网掩码格式为“255.255.0.0”,C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格式为“255.255.255.0”,同样其中的“0”可以是“0 ̄254”之间任一数字。如果没有子网,可以为“0”,也可以不配置,如果有子网则一定要配置。
前面介绍的IP地址都是以数字形式表示计算机的地址,这种IP地址人们记忆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对非计算机和网络的专业人士来说,记住这种地址是很不现实的。因此,Inter还采用域名地址来表示每台计算机。通过为每台计算机建立IP地址与域名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用户可以在网上避开难以记忆的IP地址,而用域名地址来唯一标记网上的计算机。域名地址与IP地址的关系类似于一个人的姓名与身份证号码之间的关系。
要把计算机连入Inter,必须获得网上唯一的IP地址与对应的域名地址。域名地址由域名系统(DNS)管理。每个连到Inter的网络中都有至少一个DNS服务器,其中存有该网络中所有计算机的域名和对应的IP地址,通过与其他网络的DNS服务器相连就可以找到其他站点。这也是在TCP/IP协议属性中要进行DNS配置的原因。
域名地址也是分段表示的,每段分别授权给不同的机构管理,各段之间用圆点(.)分隔。与IP地址相反,各段自左至右级别是越来越高。
Inter对某些通用性的域名作了规定。例如,是工商界域名,.edu是教育界域名,.gov是 *** 部门域名等等。此外,国家和地区的域名常用两个字母表示。例如,fr表示法国,jp表示日本,us表示美国,uk表示英国,表示中国等等。如果在一个域名的末尾没有找到地理域,就可以假定该域名是出自美国的,其他国家的右边第一个域名是代表相应的国家。如一些国外单位在中国公司的网址,通常是在“”后加上“”或者“/”,还有的是加上“/china”来表示中国站点,如Cisco公司的中国站点为cisco;IBM的中国站点为ibm/。
关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WinCC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家小秋]投稿,不代表空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kongqi.org.cn/cshi/202505-95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空气号的签约作者“家小秋”!
希望本篇文章《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WinCC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空气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WinCC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WinCC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